1月21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农业大学以及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有关专家对我所等单位承担的“耐迟收水稻品种筛选及其在镉污染区安全生产应用”项目进行专家评审。
会上,项目组详细汇报了研究过程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组从水稻抗倒伏、籽粒落粒和穗萌性等3个方面界定了水稻耐迟收品种的概念及内涵,建立了水稻耐迟收品种评价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从现有126个主栽品种筛选出农香42、两优1316、隆两优1813、玖两优1212等21个耐迟收水稻品种;将种植耐迟收水稻品种与灌浆-成熟期浅层淹水技术有机结合,在攸县、宁乡、湘潭中轻度镉污染地区建设了3个千亩示范片,实现了水稻达标生产,为镉污染耕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项目试验方案科学,技术方案切实可行、试验结果真实有效,筛选出的品种能有效反映出品种的耐迟收特性及在中轻度镉污染区生产出符合国家水稻卫生标准的大米,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尽快形成相关技术规程,进一步深化机理研究。